top of page
搜尋

Marcella 整理金句:真正好的東西,一個就夠了。

  • 2024年3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4月27日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無法輕易放下物品的理由,其中包括以下幾點:「好可惜喔!」「這還能用!」「不捨得丟!」「或者遲點會用呢!」「買的時候好貴呀!」這些理由反映了我們對物品的情感連結、實用價值和經濟成本的考量。


「好可惜喔!」:

我們往往會對其有一種情感連結,可能是因為這件物品具有特殊的回憶或價值,或者花費了很多心血或金錢購買的。但物品本身不代表回憶或價值,而是我們與其相關聯的情感和經歷。放下這些物品並不代表我們放棄了回憶,而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和有秩序。


「這還能用!」:

我們希望最大限度地發揮物品的價值,避免浪費和不必要的消費,保留太多未使用的物品只會佔據我們的空間和精力。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件物品是否真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實際的作用?如果不是,可以考慮將其捐贈給需要的人或機構,讓它找到新的主人。


「不捨得丟!」:

是我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心理障礙,把物品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與其分離可能會引起一種失去的感覺。有時需要學會釋放這種執著,明白物品並不是我們身份的一部分,而是工具或裝飾品。將注意力轉移到我們的內在價值和與人的連結上,而不是依賴物品來塑造我們的身份和價值觀。


「遲點會用呢!」:

我們相信在將來的某個時候,這些物品將會派上用場。這樣的想法往往只是一種借口不去面對整理的挑戰。我們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些物品在過去的一年都沒有被使用過,或未來一年會打算用嗎?真的還有必要保留嗎?我們可以選擇將這些物品分享給他人或回收利用,讓它們有機會發揮實際的價值。


「買的時候好貴呀!」:

這句話反映了我們對物品的經濟成本的關注,當我們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品時,往往會覺得不甘心輕易放棄它,不能讓過去的投資成為留下物品的理由。重要的是要看物品的實際價值,而不僅僅是它的價格。如果這件物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被充分利用,那麼保留它只會佔據我們的空間和資源。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克服這些理由所帶來的情感和心理障礙。我們可以將物品的價值重新定義為它們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作用和帶來的快樂。透過整理和放下不必要的物品,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空間、清潔和精神上的寧靜。


記住,物品不應該擁有我們,我們應該擁有物品。只有當我們學會釋放和適度消費時,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我們常會說要活在當下,不需要太懷念這去,也不需要太擔心將來,而失去了「當下」的狀態,那麼就用當下的自己為主角,物品一直都是配角,換一個角度去想想:


  •  這個物品現在適合我嗎?

  •  現在我喜歡使用它嗎?

  •  它能幫助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嗎?


透過整理,讓自己思考跟物品的關係,有時候不捨得丟,可能是我們未遇上最喜歡、最需要、最適合的東西,既然囤積十件不夠好的物品,不如只保留一件最好的,因為真正好的東西,件就夠了。


人、事、物也是如此,

「對的人」一個就夠!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